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一章

“逆子”李恪

大唐贞观十一年,长安。

太极宫中。

“混账,这逆子整日不干人事。”

“莫非真是要气死朕吗?”

李世民正高坐于皇位之上,大发雷霆。

下方一列文臣武将看见威严的陛下动了真火,无不缩了缩脑袋,噤若寒蝉。

就在刚刚,北地官员发来了急报,青州一带发生了旱灾,赤地千里,百姓都在忍饥挨饿。

于是李世民便召集了诸位重臣商议本次的救灾工作,如何调集粮食分发灾民,如何处理善后工作。

就在众位大臣你一言,我一语。商量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御史柳范走了出来,弹劾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。

在大殿上,柳范侃侃而谈,历数了李恪十条大罪,包括殴打平民百姓,游猎过度,侵占农田等等的罪项。

本来呢,身为皇室子弟,李恪身上犯的事,要在平日也并不算什么大事,最多挨几句训斥。

可是在如今北地旱灾的情形下,出现了皇子侵占农田,导致百姓颗粒无收的恶劣事件。

这无疑是在李世民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。

李世民面色威严,怒道:

“来人,即刻派人前去安州宣旨。”

“吴王李恪,为人轻狂,肆意妄为,视百姓为鱼肉,实乃悖逆之徒,惩免去安州都督之位,削封户五百户,命其即刻返回长安请罪,不得有误!”

这话一出,众大臣不由得心头一凛,刚刚陛下的旨意中,有一条对吴王李恪的评价,肆意妄为,视百姓为鱼肉。

要知道李世民平日里常说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皇帝更要看重百姓才行。

而现在这么说吴王李恪,显然李世民已经对吴王李恪非常失望了。

一时间,众位大臣皆神色各异,心中各有千秋。

……

三天后,长安城在数十里的官道上。

一行大约数百人的车队正缓缓行来,正是吴王李恪的车驾。

在马车上,李恪正抱着一个大号痰盂,正吐得七荤八素,不能自理。

已经是两世为人了,还是改不了晕车的毛病,一坐上车,除了两个轮子的,李恪都受不了。

没错,李恪是穿越者。

前世作为一名历史系大学生,就在毕业的前夕,准备实习的关口,居然发生了一场车祸。

再醒来已经是到了唐朝,成为了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。

可能因为同名同姓的原因吧,李恪没有太过抗拒,便坦然接受了这个新身份。

虽然他不太喜欢这个皇子的身份。

这可不是凡尔赛,他是真不太喜欢当这个皇子。

原因是李恪这个人的身份背景太复杂了。

李恪虽然不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。

但他的母亲乃是隋炀帝杨广的嫡女,李恪身兼杨隋,李唐,两个大一统皇朝且血缘亲近,渊源深厚的帝族血脉。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中,都没有几个人有这种身份。

哪怕是当朝太子李承乾,真要论起来,也未必有他的身份尊贵。

不要忘了,当今朝廷中不少人都是前隋的旧臣,心中念念不忘前隋的荣光。

时常有大臣与李恪接触,表示愿意在李恪争储中出一份力。

可李恪自己心里清楚,这些都只是一时幻象,李世民众多儿子中,就自己最不可能当上太子。

为何?

就是因为自己身上有前隋杨氏的血脉,所以才不可能当得上皇帝。

李唐朝廷那些文臣武将,包括李世民自己,都是靠着推翻暴隋的名义起家,建立了这李唐皇朝。

大义是什么?

就是推翻暴隋!

若真要是让自己这杨氏血脉当上了皇帝,到时候前隋大臣一闹腾,那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杨?他们这些功臣又该如何自处?

所以李恪一出生,就处在了风口浪尖上,每个人都在盯着他。

而李恪也一向低调,从来不敢出风头,只希望能够安稳度日。

所以在三年前他被封藩安州时,那是开心得不得了,心中还很是庆幸离开了长安。

可惜天不遂人愿,哪怕他在安州,朝廷里也依然有人看不得他好过,经常有人向李世民进献谗言。

这次更离谱,居然历数了他十大罪,这是要往死里整他啊!

“唉,马上要回到长安了,不知道接下来又是怎样的明枪暗箭在等着我。”

想到这里,李恪不由得叹了口气,心里很是郁闷。

身旁,吴王府的长史刘清峰愤愤不平道:“那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,殿下明明是用钱买下了那些农田,种下了占城稻。”

“这占城稻可是殿下花了无数心血才从林邑引进而来的,通过这一年的实验,稻种一年可熟两到三季,且不损失土地肥力,若是推广开来,我大唐百姓岂不是能人人吃上一口饱饭?”

“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,可在那些人严重,却成了游猎过度,侵占农田的大罪,简直是其心可诛!”

“我看啊,他们就是害怕殿下做出了功绩,为陛下重视,才会如此污蔑殿下!”

李恪听完刘清峰的话,只是勉强笑了笑,倒没有生气的样子。

他本来也没想过要当皇帝,无所谓李世民怎么想他。

把占城稻弄出来,只是因为他想积蓄实力而已。

他是不想当皇帝,可是他也并不想把选择的权力都交到别人手里。

前世看过的历史书还赫赫在目,李世民一死,长孙无忌便在李治的授意下,开启冤狱,杀害了李恪。

所以无论谁当皇帝,李恪的日子都不会好过的,下场不是流放就是砍头。

可惜安州的地理位置太差了,如若不然,等他的占城稻推广开来,积蓄了足够的人力,再开启火器的装备。

到那时,他就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听调不听宣的藩王了。

“罢了,命该如此,只希望这次父皇能将我外放得远一点,莫要再污了朝中诸公的眼。”

李恪淡淡说道,他的本意是想能够外放的远远的,才能好好发展。

可这这副模样落在刘清峰的眼中,却成了心灰意冷,无意争储的表现。

刘清峰祖上是隋朝旧臣,降唐后心中还是念念不忘前隋的荣光,所以他是一心拥护李恪争储的。

刘清峰痛心疾首道:“殿下何故如此心灰意冷,此事不过是鼠辈污蔑殿下而已。”

“只要向陛下澄清事实,陛下定会明察秋毫,还殿下一个公道的。”

李恪撇了撇嘴。

澄清事实?

开什么玩笑!

李恪巴不得李世民嫌弃他,把他扔得远远的,最好是扔到天涯海角去,永不再相见。

怎么可能还会去讨他欢心呢?

李恪连连摇头:“刘长史不必再劝,本王心意已决,这次回长安只希望尽快就藩,远离是非!”

李恪油盐不进的样子看的刘清峰是恨铁不成钢,连连跺脚。

这时,马车已然停下,原来是已经到了长安城了。

城门口,一个太监早已经等候多时。

太监一看到李恪下来,便说道:“陛下有口谕,吴王李恪德行有亏,娇纵妄为。惩于府中闭门思过,不得外出,望尔今后诚心悔过,钦此。”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一章 “逆子”李恪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